特別報導
不可错过的2013年度十大表款
2014-03-01
不可错过的2013年度十大表款

< 1/3 >

2013年的表坛可说是不少品牌自我突破,推出令人赞叹作品的一年。无论是挑战品牌本身就已极为擅长的工艺并予以突破,或是新技术与材质,或是旗下首次创作的全新作品,都可谓精彩纷呈。下列是我们精选2013年不可错过的十大表款,相信它们已经对未来的表坛设下了另一个标杆。

A. LANGE & SÖHNE朗格 GRAND COMPLICATION腕表
撰文:时间观念编辑部

2013年无疑是复杂功能大放异彩的一年,S.I.H.H.的一众品牌不约而同推出了超复杂功能腕表。A. LANGE & SÖHNE朗格的GRAND COMPLICATION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据考证,它应该是朗格表厂成立以来最为复杂的一款腕表。在GRAND COMPLICATION腕表之中,集合了大自鸣、小自鸣、三问、万年历、双追针计时、月相以及时分显示七项功能,共计14种不同的显示方式将时间的维度显现无余。

在众多功能中,最为复杂的自然是可自由切换模式的大、小自鸣功能了,在大自鸣模式中,每15分钟腕表便会自动依序报出小时与刻,而小自鸣模式中,整点时分报时,其余整刻时分报刻,使聆听时间更为简单。当然,如若推动10点位的三问推杆,两个音锤亦会将准确时间依次敲出。这只表的三问功能并无甚特殊之处,只不过为了整合空间,将月份与闰年显示二者归一,置于12点位依靠一个指针完成历法的计算。

双追针计时功能在朗格的腕表中经常出现,可以算是品牌非常擅长的技艺,在这只表上制表师再上层楼,将时间的精密程度分割到1/5秒。只要1点半位置负责计时功能的单按钮按下,计时开始,6点位小表盘上1秒钟旋转一圈的指针,会随着中央金质计时指针和蓝钢追针指针同时起舞,同时12点位的累计计时功能也会随着时间累计发挥作用,再度按下按钮,四枚指针同时停止,我们便可轻松识别极细微的时间句点。至于双追针功能,则是依靠11点半位置的另一个按钮独立操控的。

这只腕表搭载了朗格全新设计的L1902手动机芯,其中1902便是制表大师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设计出超卓复杂怀表的年份。机芯内部共设有三个发条盒,其中一个专门为自鸣功能提供动力,3点位的上弦表冠顺时针旋转即为走时和计时功能上弦,逆时针旋转则会为自鸣功能上满发条。在机芯之中,使用了早期格拉苏蒂传统的杠杆式擒纵,其关键部件更以18K金制成以保证其延展度与硬度达到平衡。当然,腕表从内及外的修饰打磨也达到了朗格的最高标准,关键部位的杠杆甚至采用黑色抛光,而白色珐琅表盘上的轨道纹刻度和红色准点刻度更将古典美感延伸与放大,从而造就了这款内外兼修的复杂极致腕表。
BLANCPAIN宝珀 Le Brassus卡罗素三问飞返计时码表
顾名思义,它将三种复杂功能——卡罗素、三问及计时功能——结合在一起。自2008年宝珀推出了第一只一分钟卡罗素腕表,卡罗素就成为了宝珀的一项撒手锏,于是也就衍生出了后续的卡罗素三问、陀飞轮卡罗素等表款,而这次的“三重奏”,则是对宝珀机芯技术的一次大练兵,三问、卡罗素和计时三项功能叠加在一起的Cal. 2358,总共使用了546个零件,有59颗宝石轴眼,复杂确是到了一定程度,然而对于一个手动机芯而言,厚度11.7mm,似乎也稍嫌厚重了些,这与卡罗素的体积过巨不无关系。想来,这应该是宝珀在未来几年亟待解的。

让我们再把视线从机芯拉回到表盘上面。在Le Brassus系列中常见的大明火珐琅表盘被从中央挖掉,只剩外围的刻度环,于是机芯的结构纤毫毕现,同时计时结构也被精简优化,计时秒针和计时分针集中到了中央,为了避免分辨不清,计时分针特意变短,其红色为尖端正好落在珐琅盘最内侧的30分钟计时刻度处。至于6点位的1分钟卡罗素并未做过多变化,以惯常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当然,透过透底背,我们能够读出更多机芯的细节,包括三问音锤的敲击,后侧夹板的手工雕花,以及金质摆陀的打造,都是颇具匠心的佳作。
BREGUET 宝玑 Classique 5377 超薄陀飞轮腕表
如果从宝玑众多独门绝技中拣选一样作为它的看家本领,我想所有人都会选择陀飞轮。诚然,这项200多年前由宝玑本人发明的经典结构,在经过一代又一代钟表大师的改进更新后,功能越来越繁复、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经年累月的经验积淀,终使得在陀飞轮领域之中,一众品牌均难与之比肩。而后,便是宝玑自己挑战自己的故事了。

啰嗦了这么多,我们的话题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今年宝玑惊世骇俗的超薄自动陀飞轮腕表Classique 5377。说它惊世骇俗一点都不夸张,它搭载的581DR机芯厚度仅仅3mm,即便放到表壳中,也才只有7mm,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手上链小三针,这个厚度尚属正常,然而将陀飞轮机芯做到3mm厚,可就不那么平凡了。再者,超薄本就不是宝玑擅长的领域,突破自己的局囿,才更显得难能可贵。

为了完成这一3mm的挑战,宝玑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多项专利技术:陀飞轮框架与摆轮均为钛金属材质,游丝使用硅材质,擒纵机构则由硅质与抗磁性钢打造。得益于专利高能发条盒技术,虽然厚度变小,动力储存却未受丝毫影响,仍高达90小时。至于自动陀这一最占体积的物件,宝玑并未学习珍珠陀的做法,而是将铂金陀设置在机芯外围作双向旋动,从而以最高效率获得动力。当然,宝玑一向引以为豪的优雅的传统也都沿袭到了5377上,手工雕饰表盘、宝玑蓝钢指针、焊接式表耳、钱币纹表壳外缘、独立编号以及隐蔽签名,这些全部都可以轻易看到,而表盘上的四种不同的手工雕饰:巴黎饰钉纹的时分盘,外部边缘雕刻麦粒饰纹,8点半位的动力储存显示选用直线人字纹,菱形花纹勾勒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它们共同呈现出最具宝玑味道的美妙和谐。

BVLGARI宝格丽 Commedia dell'Arte即兴喜剧三问表
在16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与当时剧场所奉行的古典主义风气格格不入,甚至偶尔会有正面冲突出现,这就是“即兴喜剧 (Commedia dell’Arte)”。它以嘉年华庆典为灵感,其内容结合默剧、舞蹈、经典笑话、特技、面具、夸大的肢体动作、即兴演出的对话以及小丑表演等各种元素,让演出语言不再成为障碍。后来这种表演形式渐渐散播到欧洲各地,进而影响到当代许多伟大作家。之所以提及这种艺术形式,是因为宝格丽在今年的Basel中推出了一组以“即兴喜剧”为主题的活动人偶三问表。

活动人偶与三问这两种复杂结构,恰恰与“即兴喜剧”的表现形式有相当高的契合度,也正是因为这种技术上的暗合才使我们得以见到了这一精彩的腕表作品。彩绘珐琅制成的表盘上,背景是那不勒斯、威尼斯和波隆那的宫殿或广场,而表盘中央则是包括Brighella、Pulcinella和Arlecchino在内的经典角色,通过传自Daniel Roth的活动人偶技术使他们拥有了生命力,可以栩栩如生地舞蹈起来。

而近几年来宝格丽一直在努力发展的三问技术,如今也已驾轻就熟,无论二锤、三锤还是四锤都可轻松为之。在这个系列之中,宝格丽选择了大教堂音簧与两枚音锤作为三问机制,以深邃悠扬的声音唤起了对于亚平宁半岛的古老回忆。当然,活动人偶与三问机制二者并非各自为政,而是共同运作的,也就是说,当你推动三问拨杆时,伴随着三问的声音,舞台中央的角色才开始了演出。

这款腕表搭载了BVL618机芯,按照宝格丽的传统这枚机芯由618枚零件组成,为了节约表盘空间使人偶可以有更广阔的活动范围,从功能上这款表选择了跳时显示和逆跳分钟,由此才能在表盘上看到5位人偶精彩纷呈的表演。

CARTIER卡地亚 Rotonde de Cartier双重神秘陀飞轮腕表
当1912年卡地亚的第一座神秘钟面世时,它所带给世人的不仅是无尽的想象空间,也代表了钟表工艺可以借由创意来散发出更多迷人风采。在跨越了一世纪的时光之后,卡地亚的“神秘”哲学重新卷土而来,透过现代材料科技以及复杂工艺的元素,以更精巧的“腕表”之姿重现在全球爱表人士面前。同时具备神秘时计的魔幻与陀飞轮的灵巧,“Rotonde de Cartier双重神秘陀飞轮腕表”的陀飞轮机构,就像是失去重力拘束般地漂浮在腕表的6点钟位置,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齿轮或是连杆与机芯连动,令人惊异!

神秘钟的运作原理过去曾经是卡地亚的不传之密,不过一个世纪后却选择将“Rotonde de Cartier神秘双陀飞轮腕表”的心脏──9454 MC手动陀飞轮机芯大方曝光。不仅是出于对自家技术力的自信,也让更多爱表人士能鉴赏到这个隐藏了一个世纪的秘密。神秘钟的神秘装置其实是靠齿轮所驱动的数片透明水晶玻璃所构成。要将此机构移植到狭小腕表内的技术门槛极高,更遑论还要装上陀飞轮机构!卡地亚的制表师们将一枚经防眩处理的蓝宝石水晶圆盘中挖开一个如同陀飞轮大小的孔洞营造出框架悬空的错觉;并以此为基础将驱动擒纵器的分钟轮安置在用于限制与陀飞轮支架旋转有关的“有阻扭矩”的轴心上,再进一步将动力传递到陀飞轮上,使得该装置能够完成每五分钟一转的旋转。其成果就是当承载陀飞轮的蓝宝石水晶盘每5分钟完成一次旋转的同时,陀飞轮框架也完成25次的完整自转。

上述的运作模式不仅极为精密复杂,发条动力的消耗也甚为激烈。对此卡地亚制表师的解决方案为将机芯各组件的重量减至最小以提高运转效率,进一步更充分控制包括圆盘和钛金属陀飞轮框架在内之旋转组件的惯性力,如“悬浮”框架就被设计成最简化的形式(重仅0.28克)。再现百余年前的创新与勇气,9454 MC手动陀飞轮机芯所宣示的不仅是卡地亚深耕专业表坛的决心,也见证了卡地亚缅怀传统的浪漫情怀。
Girard-Perregaux芝柏 恒定动力擒纵腕表
根据瑞士杠杆擒纵的设计原理,由发条盒传来多少动力就只能够将相同的动力送至摆轮,问题是发条盒的动力会慢慢消耗,而稳定动力却是精确计时的关键,自从怀表时代开始,制表师们就不断地尝试透过各种设计,包括传统的芝麻链是今天少数品牌所设计的动力截停装置,来尽可能改善发条动力不均对擒纵系统的影响。面对这个纠缠制表师们数个世纪的宿敌,芝柏在2008年推出了“恒定动力擒纵技术”(Constant Escapement),透过一个介于齿轮系与擒纵系统之间的动力储存机构,令进入擒纵系统的能量能够趋于恒定。而这项技术终于在今年臻于成熟。

恒定动力擒纵装置的核心的构造是一条两端固定在蝶形框架上、粗细约为发丝六分一的游丝,外观上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展翅蝴蝶。这个装置被配置在齿轮系的末端,可以将发条所释放的动力先加以储存再传输至擒纵系统,吸收并储存来自发条动力的硅游丝在每一次接受固定在其上特殊构形的擒纵叉的冲击时,挫曲(buckling)原理会令游丝产生形变并且释放出固定的能量推动摆轮,如此一来摆轮运动的每次摆幅都会趋近一致,完美地达到恒定动力的效果。

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恒定动力擒纵装置其实隐藏着极高的技术门槛,由于游丝要能够有效率地储存能量同时还必须承受高频率的冲击,因此材质必须选用强韧且不会产生金属疲劳的硅晶体材质,而且必须以高科技DRIE蚀刻技术才有办法加工。因此恒定动力擒纵技术的具体化正是芝柏在科技领域的技术力展现。
Jaeger-LeCoultre积家 球体三号陀飞轮腕表
球体陀飞轮三号是积家今年庆祝180周年的纪念表款阵容中最受到瞩目的一只。话说积家从2004年推出第一代球体陀飞轮腕表时,就已经充分掌握了立体陀飞轮以及多轴陀飞轮的技术,并且在球体陀飞轮二号又进一步将筒状游丝整合到球体陀飞轮中增添了工艺价值。而这一回的球体陀飞轮三号腕表,整体来说架构的变化定没有太大,延续了二号采用筒状游丝的设计概念,在三号的陀飞轮擒纵中则进一步搭载了最新开发的球型游丝,立体陀飞轮与立体游丝的组合似乎成了这个系列作品的惯例。

整体来说,球体陀飞轮三号的布局相当微妙,时、分小盘、日夜显示盘与陀飞轮都分别配置在表盘的偏心位置各占一隅,且巧妙地互相重叠,各小盘之间互不干扰却又彼此关连,视觉上地营造出巧妙的平衡感以及绝佳的立体感。9点钟位置计时码表功能小盘则是以秒针与大日期窗跳分的形式呈现。此外球体三号采用机芯、表盘一体化设计,由高达592枚零件所打造的176型机芯在这样部分通透的设计透露出复杂的程度。

在这款球体三号陀飞轮腕表中,最受瞩目的重点自然是球体双轴陀飞轮,这里所采用的双轴球体陀飞轮架构与球体陀飞轮二号一样,为外框架1分钟旋转一圈,内框架24秒旋转一圈。不过与球体二号陀飞轮最大的不同之处则是在球体三号中拆下了陀飞轮的上桥板改用飞行陀飞轮的设计,这必须归功于球体陀飞轮减重成功。在球体三号的陀飞轮中采用了铝合金制的陀飞轮框架,比起积家在其他陀飞轮腕表中所采用的钛合金框架要来得更加轻盈,并且采用由CNC铣床以锻造铝棒铣成的“一体成形”制程,制作上较焊接成形难度更高,但无论是在轻量化或是强度上都更胜一筹。整个球体陀飞轮机构(含球状游丝与摆轮)拥有多达112枚零件,但重量却仅有不可思议的0.43克。

另一个重点则是在球体三号中采用了制表业内首见的球型游丝,这是积家筒状游丝中所观察到运行不完美之处加以改良所得到的最终解决方案。球形游丝拥有两个完美对称的末端曲线,因此在运行时所得到的缩放形状要比筒状游丝形成更加完美的真圆,进而也提高这个擒纵系统的等时性。另外,球型游丝的材质为金加铁再淬火施以抗氧化的程序,使球型游丝表面呈现蓝钢的特别色泽,在运转的时候也营造出相当特别的视觉感。
MONTBLANC万宝龙 尼古拉斯凯世昼夜时间计时码表
自MONTBLANC万宝龙于2008年推出尼古拉斯凯世计时腕表以来,这一系列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功能、更新技术,位于瑞士里诺(Le Locle)的表厂之中,MB R100、MB R200、MB R110、MB R120、MBR210直到今日的MB R220,一步一个脚印之中,我们看到了这个系列不断扩充着产品线,不断扩大着粉丝的数量。也许往年的表款并无太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但是当成长的时间线不断延长累积,总有一天会产生由量及质的变化,这就是今年万宝龙的全新腕表——尼古拉斯凯世昼夜时间计时码表。

仔细观察万宝龙尼古拉斯凯世计时码表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此系列家族成员具备相同的特点:时间用转盘来呈现。万宝龙是最早运用转盘显示60秒与30分钟计时的制表品牌,之后更将转盘运用于显示第二时区;全新发布的尼古拉斯凯世昼夜时间计时码表,小时显示采用两枚转盘相叠的方式呈现,让它不但能够显示目前小时,还能够显示这个小时属于白天抑或夜晚。

也许有人会说昼夜时间显示功能在腕表上已经司空见惯,即便将计时功能与昼夜显示同时呈现的腕表也比比皆是,然而这款腕表的巧妙之处,却在于阿拉伯数字跳时显示的颜色变化之上。普通的昼夜显示,基本是通过转盘或指针的旋转从而将划分为半黑半白的小表盘表现为昼夜的交替,然而万宝龙却将这一功能设计为夜晚时显示深蓝色数字、白天则是黑色数字的方式,于是你在调校日期时,就可以轻易分辨到表盘上的数字是白天或晚上,避免了调校后的日期窗在正午十二点跳转。

这一特别功能来自于万宝龙全新自制机芯MB R220,当中的专利机制由两枚重叠的转盘构成,上层有镂空的阿拉伯数字1至12,12小时运转一圈;下层则是分成黑色及深蓝色的日夜显示转盘,24小时运转一圈。而这个专利的“昼夜时间”机制,每天有两个时刻会特别引人遐思,每当早上六点,小时标记“6”的左半侧会呈现深蓝色,右半侧则是黑色,象征着黑夜即将结束;而傍晚六点的时候,小时标记“6”的左半侧呈现黑色,而代表黑夜的深蓝色出现在右半部。另外,既然这一系列自始至终以转盘为特色,我们不难发现在腕表上还有另外4个转盘显示方式,分别是处于尼古拉斯凯世系列惯有位置的两个计时盘,以及分处3、9点位的星期、日期显示转盘,将该系列的血统提纯至无以复加的程度。
PIAGET伯爵 Emperador帝王枕型超薄三问表
在PIAGET伯爵的理念中,品牌的技术发展是以一个清晰的脉络进行的,对于计时、陀飞轮、万年历、三问、大自鸣这些复杂功能,把一项技术踏踏实实地熟稔再去研发另一项技术,是他们在制表技术领域的核心原则。2013年,在经过三年的研发过程后,按照伯爵的步伐,品牌首款三问腕表——Emperador帝王枕型超薄三问表问世了。新表与2011年的Emperador Coussin超薄陀飞轮自动腕表一脉相承,表圈亦为外侧圆形、内侧枕形的优雅造型。腕表内置的1290P机芯也被打造为枕形,与内表圈完美契合,正是伯爵位于La Côte-aux-Fées工坊所专精的机芯制作技术,及Plan-les-Ouates工厂娴熟的表壳制作技术相辅相成,才得以实现这枚精工细作的全新问表。

表款搭载的1290P机芯有着4.8mm的超薄身姿,表壳也因此机芯的纤薄而仅厚9.4mm,很难想象这是一枚拥有多达407个零件的自动机芯。这枚机芯将零件的厚度尽可能地压缩,部分轮系厚度仅0.12mm,更遑论有些零件的厚度微小至0.07mm的厚度,同时机芯还采用了微型摆陀为节省空间助力。另外,也是为了节省空间,伯爵的制表师还对结构进行了不同于常见三问结构的特殊考虑,例如将音锤装置于表桥一侧,或者是反转问表的拨杆装置,使其往下拨动启动报时功能而非往上,这些做法都是机芯得以如此纤薄的重要功臣。

除了超薄的特色之外,清越的三问铃声更是这只腕表引以为傲之处。为此伯爵的制表师们煞费苦心,对音质、音高、声音的传导等多方面都精细把控——以精钢制成音锤和音簧,两音簧间留出适当空间以利声音的传导;表壳亦经特别设计,被尽可能雕凿成中空形态,并内置4个固定支架与机芯稳固相连,音锤落于第五个八度,报时音高在升G音,报分则在升A音,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声音的共鸣;而音锤的敲击声则不低于64分贝,高低恰到好处,且拥有优异的延滞系数,成就余音袅袅之效,悦耳动听。

当然,这款腕表还拥有很多在不经意间就可以打动人的设计细节,例如9.4mm厚的表壳却可以经受住30米防水的考验,对于很多三问表款这都是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镂空的表盘也使得La Côte-aux-Fées机芯厂的打磨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机芯的夹板以一种不平衡的美感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ROGER DUBUIS罗杰杜彼 Excalibur Quatuor四擒纵玫瑰金腕表
罗杰杜彼在S.I.H.H.展前先是以一只微金雕的圆桌武士腕表教人领教品牌在工艺上的出色表现,会场上又发表了这款在展前保密到家的四擒纵Quatuor腕表,全球独一无二的16Hz复合运作频率搭配高达5组差速器,创意、制表实力、工艺表现三位一体,今年的罗杰杜彼端出了睥睨表坛的菜色,尽管品牌年纪尚轻,却早已具备了成为一线大厂的技术力与气度。

Excalibur Quatuor这只耗费7年研发,前所未见的四擒纵腕表,将四组擒纵以两两成直角的角度分别置于机芯四角(各自为45度),是罗杰杜彼经过多年实验后,在能够消弭地心引力影响前提下的最佳配置;而据总机芯研发师Gregory Bruttin的说法,“我们也曾经尝试放上四枚品牌擅长的陀飞轮,但发现因陀飞轮因整个框架的摆动会有力矩与离心力的影响,对稳定度反而不利,因此才会以一般擒纵作为最终版本。”尽管经过三组差动齿轮的平均化(两组各自连动双擒纵、再由中央一组连动该两组差动齿轮),让表款最后还是以4Hz运作,但16Hz的运作声响还是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擒纵“四重奏”(Quatuor为法文“四重奏”之意)。

Excalibur Quatuor四擒纵腕表设计上承袭了本系列一贯的设计风格,直径达48 mm的宽大圆形表壳、刻槽表圈、坚固的表冠保护装置,以及三枚用于固定表带的表耳,锐利的边角和张力十足的立体设计,使这款腕表成为将力量美学与完美机械有机融合的结晶。而为了彰显这款四擒纵差动系统的工艺特出之处,罗杰杜彼在这款腕表采用了与镂空陀飞轮表款相同的机芯、面盘一体化设计,这样的设计让以往包覆在表壳与面盘之内的机芯从隐藏角色一跃成为腕表设计的主角,令机芯的机能之美直接撼动佩戴者的视觉。在这款Excalibur Quatuor四擒纵腕表中,于RD101机芯上各据一方的4组擒纵系统在同步运转时那股魄力十足的气势直接呈现在面盘上,展现罗杰杜彼在设计以及工艺领域的强悍实力。

2013年度十大表款
A.LANGE & SÖHNE朗格
GRAND COMPLICATION腕表
L1902手动机芯/18K玫瑰金材质/表径50mm/中央时、分针,双追针计时秒针/3点位日期显示/6点位1/5秒计时指针、月相显示/9点位星期显示/12点位60分钟累计计时、月份及闰年显示/蓝宝石水晶表镜、底盖/限量6只
BLANCPAIN宝珀
Le Brassus卡罗素三问飞返计时码表
2358自动机芯/18K玫瑰金材质/表径45mm/中央时、分针,计时秒针及中央30分钟计时分针/6点位1分钟卡罗素/三问功能/蓝宝石水晶表镜、底盖/防水30米
BREGUET宝玑
Classique 5377超薄陀飞轮腕表
581DR自动机芯/90小时动力储存/18K玫瑰金材质/表径42mm/中央时、分针/5点位陀飞轮小秒针/8点半位动力储存指示/蓝宝石水晶表镜、底盖/防水30米

CARTIER卡地亚 Rotonde de Cartier双重神秘陀飞轮腕表

上一篇
New York Minute
紐約分鐘 過去&未來
返回列表
下一篇
女力崛起 RICHARD MILLE Racing Team勇奪佳績